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教授 王健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有著“血癌”之稱的白血病是一種十分可怕的疾病,似乎患了白血病,就相當於被判了死刑。實際上,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創新技術和創新藥物的陸續應用,白血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部份白血病患者已經能被治癒。不過,來勢兇猛、致死率高、復發率高的急性白血病的治療和管理仍面臨不少挑戰。

急性白血病來勢洶洶,如何“快、準、狠”地對其進行“精確打擊”,提高患者的緩解率?面對急性白血病高復發的特性,如何進行全程監控,並及時採取個體化的干預措施,最大限度地提升療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急性白血病難治,“易復發”是主因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情兇險、致死率高。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治療藥物的推陳出新,70%~80%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病情能通過化療等綜合治療得以緩解,但“復發”仍是懸在患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目前急性白血病患者總體三年生存率並不令人滿意,僅為30%~40%,主要原因就是“復發”。為攻克這根最難啃的“硬骨頭”,全方位提升急性白血病的療效,採取更有效的措施來監控和防止復發,王健民教授團隊進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和臨床實踐,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成果。

“嚴查”白血病“種子”,全程監控防復發

白血病是怎麼形成的?

正常人的造血幹細胞每天都在工作,不停‘生產’血細胞,使人體血液中的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能夠維持在正常水平。直到有一天,一部份造血幹細胞‘叛變’了,變成了製造異常血細胞的白血病幹細胞。於是,白血病細胞越來越多,並逐漸佔據主導地位,白血病就發生了。

那麼,在白血病患者體內,正常的造血幹細胞怎麼樣了?對此,王健民教授率領團隊通過動物實驗證實,在白血病大鼠體內,正常的造血幹細胞依然存在,只是其功能被“壞分子們”(白血病幹細胞)抑制了,白血病幹細胞和造血幹細胞之間的競爭是影響白血病患者預後的根本原因。

白血病之所以會復發,與患者體內殘留的白血病幹細胞(白血病的“種子”)密切相關。這些白血病的“種子”不容易被化療徹底清除,常悄悄潛伏在患者體內,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它們就會出來“興風作浪”,造成復發。

如果我們可以通過檢測,找到那些體內殘留白血病‘種子’(微小殘留病)、具有高復發風險的患者,然後對其實施更強有力的治療和更嚴密的監控,就能有效降低復發率、提升療效。

建立“分層治療體系”,優化治療方案和策略

眾所周知,化療雖然有效,但其“不分敵我、狂轟濫炸”的特性,不僅會殺傷白血病細胞,也會殺傷正常細胞。“白血病分層治療”的理念在療效和副作用之間找到平衡點,結合患者的疾病分型、復發風險、身體狀況等,制定最優的治療方案和策略。

白血病分很多類型,有些類型的患者預後本來就比較好,那麼醫生在制定化療方案時,就不需要‘下猛藥’,也不需要急著讓患者去做幹細胞移植,因為幹細胞移植也有比較大的副作用;有些類型的患者預後不太好,復發風險很高,那麼治療就必須加強,即使知道化療有比較嚴重的副作用,但在權衡利弊後,該用還是必須用;對於那些復發風險高、特別有必要做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醫生會建議其盡早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力爭達到治癒目的。

創新技術,提升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功率與安全性

很多人都知道,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有望根治白血病的重要方法。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這種治療方法也存在較大的副作用,部份患者甚至會因嚴重併發症而死亡。因為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存在“一對矛盾”──當來自他人的造血幹細胞被輸入患者體內以後,其中的免疫活性細胞會對患者的組織器官發起“攻擊”。這會產生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對腫瘤細胞發起攻擊,發揮抗腫瘤作用;二是對患者正常的細胞、組織、器官進行攻擊,如腸道、皮膚、肝臟等,醫學上稱“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嚴重時會致命。如何平衡好這對矛盾,是決定移植結果的重要方面。

並非所有白血病患者都需要進行幹細胞移植,比如“低危”患者就不需要做;也並非進行了幹細胞移植,患者都能痊癒,對白血病患者而言,造血幹細胞移植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為篩選出最適合、最迫切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進一步提升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功率,減少併發症,王健民教授提出“按白血病復發危險度分層的移植模式”,並對影響移植療效的若干關鍵難題展開研究,包括建立動態監測供受體嵌合率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新方法、首創新三聯GVHD預防方案等。

專家介紹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血液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康復醫學會血液病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曾任長海醫院血液科主任,全軍血液病中心主任、血液病研究所所長,上海市醫學會血液學專科分會主任委員,全軍血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