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風濕科主任醫師  蘇勵

骨關節炎發病率如此之高,目前卻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致殘率可高達53%,被稱為晚年生活中最大的“絆腳石”。

60歲前也需要“治”

多項研究表明,由於上述種種原因(如肥胖、特殊職業、久坐、青少年時期關節受傷而未徹底治癒等),骨關節炎可以早在30歲甚至更年輕時就“種下病根”,到四五十歲時會出現症狀。可見,骨關節炎不是60歲以上老年人的“專利”,不管年齡高低,只要存在上述發病因素,除了採取減輕體重、進行適當強度的體育鍛煉等預防措施外,應該及時治療,此時的治療效果應是最好的。

骨關節炎的治療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目前沒有療效肯定的藥物,應採取運動治療、物理治療和行動支援治療等綜合性治療措施,具體包括低強度有氧運動、關節功能訓練、關節周圍肌肉力量訓練、水療、冷療、熱療、按摩、針灸及行動輔助器械等。總之,60歲以下人群不僅要預防骨關節炎,更應防治並重。

60歲後仍需要“防”

雖然年齡並非導致骨關節炎的唯一因素,但研究表明,年齡的確是骨關節炎的一個重要發病因素。中醫有“治未病”的理念,包括三個“防”,即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已病防復發。

骨關節炎在60歲以上人群中多發,要在未發時先預防。除了年輕時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並積極治療已發生的骨關節炎外,老年時也要防:保持正常體重;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加關節周圍肌肉、組織的強度,可起到保護關節穩定性、降低關節損傷的作用;不過度運動,不要長時間跳廣場舞、不爬山;不做“深蹲”,不抬(提)重物,避免砍骨頭、剁肉等動作,以減少關節炎的發生或減緩病情的進展。這就是“未病先防”。

一旦得了骨關節炎,則應根據專業醫師的建議積極治療,以防止病情惡化,這就是“既病防變”。

經過治療,骨關節炎緩解了,關節腫痛消失了,這時候不能忘乎所以,注意不要進行爬山、跑步、登樓等有損關節的活動,以防骨關節炎復發及進一步加重,這就是“已病防復發”。

總之,60歲以上人群不但要積極治療已發生的骨關節炎,也不應忽視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加重及復發。

專家介紹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風濕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名中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痹病學重點學科及風濕病重點專科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