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上海市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 陸舜
日前,由上海市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陸舜教授領銜開展的 “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含鉑雙藥化療用於可手術Ⅱ~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隨機、雙盲、對照、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 (簡稱Neotorch研究)在國際頂尖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發表重要成果(影響因子120.7)。這是中國首個肺癌圍術期免疫治療研究,將重塑肺癌治療新格局,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創新免疫藥特瑞普利單抗也因此成功獲批新適應證,數以千萬計的肺癌患者將獲益。
中國學者+國產新藥,為中晚期肺癌開闢逃生通道
胡先生是一名局部進展期肺鱗癌患者,確診時已有淋巴結轉移。2020年7月,他加入了陸舜教授的Neotorch研究。在接受了3個療程的新輔助治療後,他肺裡的腫瘤就縮小了一半!之後,胡先生順利進行了根治性手術和維持治療。術後隨訪結果顯示,原發灶及淋巴結都沒有再發現腫瘤細胞。一晃3年多過去了,胡先生的病情一直很穩定。
像胡先生這樣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過去一般採用以化療為主的新輔助治療,但效果不佳,有30%~55%的患者會在術後出現復發。為幫助更多的患者探尋“逃生通道”,提升遠期生存率,陸舜教授帶領全國多中心團隊開展Neotorch研究,探尋肺癌圍術期免疫治療新模式。該研究在全國56家中心開展,共納入504例Ⅱ、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結果顯示,相較單純化療,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可顯著延長患者的無事件生存期(疾病沒有進展、沒有發生併發症的生存時間),將疾病復發、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60%,總生存期也明顯延長。同時,特瑞普利單抗組中有近一半的患者達到主要病理緩解率(治療後癌細胞只有原來的10%)、四分之一的患者達到完全病理緩解率(治療後沒有癌細胞),分別比單純化療組高6倍和25倍。
中國原創 “3+1+13” 治療模式,療效顯著
Neotorch研究開創了全球首個 “3+1+13” 非小細胞肺癌圍術期治療新模式。所謂 “3+1+13” ,即術前“3”週期的新輔助免疫治療聯合化療、術後“1”週期免疫治療聯合化療,以及“13”個月的免疫單抗維持治療。
陸舜教授表示, “3+1+13” 模式被證實能為更多局部進展期肺癌患者帶來了根治性手術的可能,手術切除率達82.2%,且沒有增加手術風險。接受全週期免疫治療後,這些患者不僅腫瘤縮小、分期降期,高達四分之一的患者病灶內已經找不到癌細胞,且經過術後免疫聯合化療和免疫維持治療,進一步消除了術後的微小殘留病灶,最終實現長期生存。
值得一提的是,Neotorch研究凝聚了中國經驗、實踐與智慧的中國方案,將改善局部進展期肺癌患者的長期生存品質,建立肺癌圍術期治療的新標杆。特瑞普利單抗作為我國本土自主研發的創新藥,對患者而言具有更高的可及性。
專家介紹
陸舜上海市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擅長各種常見肺部疾病的診治及肺部疑難、危重疾病的救治,尤其是肺癌的化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