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 柳濤
夏秋季節,腹瀉高發。急性腹瀉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往往呈自限性。醫生常會提醒患者不要亂服止瀉藥,因其可能不利於胃腸道內致病微生物排出,反而會延長疾病康復過程。那麼,中藥止瀉是否也有此弊端?該不該用?
急性腹瀉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指突然發作的排便次數增加、大便不成形,常伴排便急迫感和腹部不適,通常持續不到兩週。多數情況下,患者無須止瀉,其體內的免疫系統可使之完全康復。西醫止瀉藥多用於嚴重非感染性腹瀉的對症治療,目的是減少腹瀉次數,如洛呱丁胺、地芬諾酯等,主要作用是抑制腸道平滑肌收縮,使蠕動減少,忌用於嚴重感染性腹瀉。
中醫對腹瀉的認識與西醫有很大區別,止瀉機制亦不同。在中醫學理論中,腹瀉被稱為 “泄瀉” ,常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如脾胃虛弱、濕熱內阻、外感風寒、飲食不當等,均可導致泄瀉。通過祛除濕熱、風寒、食積等致病因素,調整脾胃功能,可間接達到止瀉目的,而具有這些作用的中成藥常標注有止瀉功效。可以說是通過 “治本” 來實現止瀉作用。
中藥中也有一些具有收斂、固澀作用的止瀉藥,如罌粟殼、訶子、金櫻子、五味子等。不過,中醫學認為其有 “固閉邪氣” 的作用,不宜用於腹瀉初起,可用於久泄不止。因此,急性腹瀉時,患者也不宜盲目使用這些收斂止瀉的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