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附屬濟南傳染病醫院主任醫師  汪明明

核苷(酸)類藥物是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藥物,對改善肝功能、穩定病情具有良好作用。目前,臨床應用的核苷(酸)類藥物有替諾福韋、恩替卡韋、替比夫定、阿德福韋和拉米夫定。在長期應用過程中,有時難免出現副作用,如血清肌酸激酶升高,鈣、磷代謝障礙,腎功能損害,乳酸酸中毒等,患者需要加以認識和防範。

副作用1:血清肌酸激酶升高

肌酸激酶(CK)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是能量代謝過程中所必須的一種活性酶,主要存在於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中。劇烈運動、產婦和新生兒可出現血清CK生理性升高;男性骨骼肌容量大,血清CK水平高於女性。核苷(酸)類藥物須經磷酸化後才能發揮作用,可引起血清CK升高,以替比夫定最為突出。一般認為,當血清CK水平升高在正常值上限5倍以下時,可密切觀察,無須調整治療方案,患者應減少運動;血清CK水平升高介於正常值上限5~10倍者,應考慮減少藥物劑量;血清CK水平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10倍以上者,應考慮停藥、更換治療方案。

副作用2:鈣、磷代謝障礙

核苷(酸)類藥物引起鈣、磷代謝障礙並出現骨軟化症,主要見於阿德福韋和替諾福韋。據報告,阿德福韋引起的鈣、磷代謝障礙多在用藥3年後發生,80.95%在用藥3~7年期間發生。替諾福韋是最新的一種抗乙肝病毒藥,上市之初並未見有鈣、磷代謝障礙的報告,但隨著時間推移,其相關副作用也引起了臨床關注。

目前認為,核苷(酸)類藥物引起鈣、磷代謝障礙主要繼發於藥物引起的腎小管酸中毒:腎近曲小管再吸收障礙,尿磷排泄增多,致低磷血症,鈣、磷沉積減少,影響骨礦化;細胞內磷不足,致1-a羥化酶活性降低,使腎內1,25-雙羥維生素D3合成減少,血鈣降低;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受抑制。上述多重作用最終導致骨軟化症。長期服用核苷(酸)類藥物,特別是阿德福韋和替諾福韋的患者,定期檢測血清鈣、磷水平至關重要。

副作用3:腎功能損害

核苷(酸)類藥物所致腎功能損害多見於長期應用阿德福韋和替諾福韋的患者,存在時間、劑量依賴性和可逆性,表現為腎小管功能障礙、間質性腎炎、急性腎小管壞死、範尼可綜合徵等。研究表明,每天服用阿德福韋10毫克,持續5年,腎功能損害的發生率為3%~8%;替諾福韋的腎毒性低於阿德福韋,在愛滋病的治療中,與替諾福韋相關的腎功能損害發生率為4%~6%。

阿德福韋和替諾福韋均通過腎小管主動分泌以原形經腎臟排泄,腎小管周圍較高濃度的藥物會影響腎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嚴重時可導致腎小管細胞凋亡。因此,已有腎功能損害的患者,選擇阿德福韋和替諾福韋時應謹慎;長期應用核苷(酸)類藥物者應定期檢測血清尿素氮、肌酐和腎小球濾過率。

副作用4:乳酸酸中毒

核苷(酸)類藥物引起乳酸酸中毒較為少見。有研究認為,核苷類藥物在抑制乙肝病毒聚合酶的同時,對人體線粒體聚合酶也存在抑制作用,導致大量乳酸堆積,引起乳酸酸中毒。

核苷類藥物引起乳酸酸中毒多見於失代償期肝硬化或肝衰竭患者,起病急,可迅速進展為肝脂肪變性、肝衰竭,病死率高。有學者認為,重症乙肝患者在選擇抗病毒藥物時應加以注意,一般患者也應注意評價發生乳酸酸中毒的潛在風險,治療過程中應定期複查血清乳酸水平。

專家介紹

主任醫師 ,山東大學醫學院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