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 時海波
一般來說,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在20~20,000赫茲。低頻聽力下降是指聽力損失集中發生在低頻段(1000赫茲以下,以250赫茲、500赫茲頻率為主)聲音,患者的聽覺障礙程度並不嚴重,常被忽略,一般還伴有耳悶、耳鳴等症狀,病情可反覆波動。造成低頻聽力下降的原因眾多,主要包括傳導性與感音神經性兩類。
傳導性低頻聽力下降
● 耵聹栓塞 耵聹呈薄片狀或碎屑狀,可防止異物或飛蟲進入耳道,具有保護作用。正常情況下,借助咀嚼、張口等運動,耵聹可自行排出。若耵聹因排出障礙而凝聚成團,可阻塞外耳道,即耵聹栓塞,完全阻塞可致聲音傳入障礙。
● 分泌性中耳炎 這是一種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徵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常因咽鼓管堵塞、感染及免疫反應引起。中耳積液可使中耳傳音結構功能異常,無法正常傳導聲音振動,首先影響低頻聽力,患者可感覺耳內回聲增強。當頭部偏向患側時,由於中耳積液的流動,患者聽力可暫時得到改善。
● 耳硬化症 病變影響了中耳的傳音結構,鐙骨底板周圍的骨質出現海綿狀增生,使底板固定,影響聲音的傳導,以低頻聽力下降為早期症狀。
診療對策:
傳導性低頻聽力下降多由外、中耳病變引起。耵聹栓塞者在取出耵聹後聽力可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通過藥物治療改善咽鼓管功能或鼓膜置管手術後,聽力多可恢復;耳硬化症患者的聽力可通過佩戴助聽器或手術治療得到改善。
感音神經性低頻聽力下降
● 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一種以內耳膜迷路積水為特徵的疾病,表現為波動性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反覆發作的旋轉性眩暈,伴有耳鳴、耳悶脹感。疾病早期表現為低頻聽力下降,隨著眩暈反覆發作和聽力反覆波動,中、高頻聽力下降 “緊隨其後” 。
● 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是指72小時內突然發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部分患者的聽力下降主要影響低頻段聲音,稱為低頻下降型突發性耳聾,患者還常有耳悶、耳鳴等症狀。
● 聽神經病 通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多表現為雙耳不明原因、以低頻聽力下降為主的感音神經性聾,耳部CT和磁共振檢查常無異常發現。與其他耳病不同,聽神經病患者的言語識別能力更差,往往 “只聞其聲,卻不解其意” ,在嘈雜環境中表現更明顯。
診療對策:
患者應積極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注意低鹽、低脂飲食,減少咖啡、可樂、巧克力、乳酪、濃茶等食品的攝入量,避免熬夜、過度疲勞和情緒激動。由突發性耳聾、梅尼埃病等引起的感音神經性低頻聽力下降患者,應及時去醫院接受藥物治療,包括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改善血液循環藥物、神經營養劑等。大多數患者經過治療後,聽力可得到改善。用藥後不可恢復的低頻聽力下降及聽神經病等特殊情況的患者,可考慮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等聽力輔助設備,以達到改善聽力的目的。
專家介紹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科分會秘書兼聽力學組組長,中國中西醫結合眩暈專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聲學學會生理學組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