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 李中東
預防藥物性跌倒有章可循。通過有效的干預措施及居家環境的改變,可降低1/3以上長者的跌倒損害。具體措施如下:
1. 服用易致跌倒發生的藥物時,用藥方法及劑量須規範。患者不可擅自加量,儘量不聯用兩種及以上易致跌倒的藥物,降低跌倒風險。
2. 重點預防用藥後30~60分鐘內的跌倒發生。因為藥物多在此時間段起效,藥物濃度達高峰,跌倒發生率較高。
3. 有調查顯示,七成跌倒發生在居家生活場景下。因此,為保障安全,居家防範不可少。尤其在服用上述藥物期間,應保證家中地面平整、照明充足、通道暢達無障礙、廚衛地面乾燥不濕滑。有條件者,可在家中加裝防護性設施(如在馬桶、浴缸旁及淋浴房內加裝扶手),以備使用。
4. 鎮靜催眠藥宜在睡前服用,可大大減少跌倒風險;服用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時,劑量應盡量小, 且療程不宜長,一旦有耳鳴、眩暈,甚至步態不穩、眼球震顫等不良反應出現,應減藥或停藥,及時就醫;服用利尿劑期間,下床前宜靜坐2~3分鐘,行走時腳步放慢。
5. 由於老年人多有慢性病“纏身”,當須長期服用多種藥物時,患者應向醫師或藥師諮詢,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精簡處方。
專家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碩士生導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病與性病專業委員會藥物治療學組委員,上海市藥學會藥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執業藥師協會藥學科普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新藥的藥物動力學相關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