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隴德

腦卒中(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病,有高患病率、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等特點。據調查,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風患病率居高不下,達2%左右。我國每年死於中風者有150萬人,全國新發中風者約200萬人,平均每15秒就有一人發生中風,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中風。即便搶救及時,多數中風患者也往往會留下後遺症,如手腳運動受限、說話功能受損等,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目前,中風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據統計,40歲以上中風患者人群中,40~64歲勞動力人群占近50%。高危人群中中年人占60%以上。

導致中風的危險因素很多。一部分危險因素是我們不能夠控制的,比如年齡比較大的人高發、男性比女性高發、有家族史的人易患病等。但其他的很多危險因素,則是可防可控的,包括房顫、高血壓、動脈硬化、血脂異常、糖尿病、牙周炎等。而從根本上說,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不良飲食習慣、吸煙、大量飲酒、肥胖、運動不足等才是中風的基礎危險因素。

例如,我們中國人吃得“太鹹”。美國現在人均每日吃鹽3.2克,而且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突發事件,他們還要把鹽在此基礎上減掉10%;我國現在人均每日攝入鹽達10克以上,遠超推薦限量(6克以下),因此中國人患高血壓的人非常多,這也為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埋下了隱患。其次,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對預防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非常有效,是保健第一要素。但是,中國人運動普遍不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經常鍛煉的人多是退休的老頭、老太太,而中年人卻很少運動。事實上,中風發病年齡提前與此也有關。再比如,很多人不注意口腔衛生,平時飯後不漱口,可引發牙周炎。而牙周炎長期存在,已被證明會增加發生中風的風險。

因此,預防中風等疾病,一定要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著手。首先要限鹽,把每天鹽的攝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相當於一啤酒瓶蓋的量)。當然還要注意整體的飲食營養的平衡。

平時還要注意運動,“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當然,運動也要講究科學。比如,冬季氣溫較低,容易引發血管痙攣,故早晨是中風的高發時段。因此,一些有晨起鍛煉習慣的中老年人,應避免在寒冷的天氣裡過早出門鍛煉。

此外,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也很重要,比如每頓飯後都記著漱口,將牙縫隙間的食物殘渣清理乾淨,預防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16字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預防中風等疾病的健康格言,值得銘記並按此操作。

最後,醫學保健也很重要。每年都要體檢,以瞭解自己的血壓、血脂、血糖等是否正常,心血管健康狀況是否良好等。特別是中年人,絕對不能忽視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診斷為房顫的患者要接受抗凝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病情;動脈硬化患者一定要做頸動脈血管超聲檢查,看頸動脈是否有狹窄或不穩定斑塊。高血壓患者還應到醫院通過血生化檢查測定同型半胱氨酸指標,看是否為 H 型高血壓。高血壓患者伴有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即H 型高血壓),中風的發生危險比單純高血壓高 5 倍,需要補充 B 族維生素和葉酸等藥物來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準。只要我們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中風預防,控制好以上危險因素,絕大部分人可以不患中風,健康幸福地生活。

作者
王隴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