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來臨,節日增多,不少國家和地區疫情十分嚴峻。近期發現,冷鏈食品成為新冠的傳播途徑之一。媒體報導,厄瓜多爾、巴西、阿根廷、俄羅斯、印度等多個國家的冷鏈產品中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在中國內地多處近段時間也密集出現。新冠陽性的進口冷鏈食品種類已經從魚蝦等海產品,擴大到豬肉、牛肉等畜禽肉類產品。一些感染者與接觸這些冷鏈食品有密切關係。

何為冷鏈食品?

冷鏈是指產品在產地採收或捕撈之後,經過加工、貯藏、運輸、分銷和零售,直到消費者手中,各個環節始終處於產品所必需的低溫供應鏈系統之下。

冷鏈運輸的產品中食品佔九成,大致有果蔬、肉類、水產、速凍食品等。

為何傳播風險大?

國外專家指出多種原因:

1.新冠病毒耐低溫的特性使它在冷鏈產品表面更易存活。

2.進口冷鏈產品數量多,抽檢難以發現所有病毒;受封存場地、檢測能力、消毒設施、人員配備等因素限制,難以對所有批次取樣檢測。

3.如果食品生產地是疫情高危區,工人不知情,又沒有做好防護,那便會引起接觸傳播,經過冷鏈運輸,把病毒帶到其他地區。

為何近期冷鏈食品傳播新冠頻頻發生?

1.全球多國新冠疫情嚴重,包括那些冷鏈食品生產國,製作、保裝、運送過程中新冠污染機會當然增大。

2.天寒和冷鏈為喜冷的新冠病毒提供了較好生存環境和較長的存活時間。 

3.中國內地各地加強了對冷鏈產品的監測,更及時發現被新冠污染的食品。

民眾如何安全食用冷鏈食品?

1.購買和選擇冷鏈食品

1)到正規超市和市場購買;

2)關注食品標籤,不要採購沒有明確來源資訊的冷鏈產品;

3)選購時,應正確佩戴口罩,用塑膠袋套手,避免徒手接觸產品表面;

4)購物後應及時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2.清洗和加工冷鏈食品

1)處理前後洗手;

2)廚房器具清洗、消毒;

3)處理、加工時生熟分開,避免與直接入口的食品和器具接觸;

4)在冰箱保存時避免與直接入口的食品和器具接觸。

3.烹調和食用冷鏈食品

1)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

  2)避免生吃、半生吃,避免酒泡、醋泡、鹽醃後直接食用;

  3)未食用完的部分放冰箱保存,儘快食用,再次食用時充分加熱;

  4)共餐時用公筷和公勺。

做到上述這些後,可以放心吃冷鏈食品。

收取國外快遞危險嗎?

既然多地發現新冠病毒明確存在“物傳人”的情況,那麼外防輸入,理應也防物?除了進口的冷鏈食品之外,空運的快遞傳播新冠的可能性其實很小。但是來自上海市衛健部門消息,浦東機場貨運站有國際快遞工作人員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快遞攜帶新冠病毒很難發現,大面積消殺也不容易實施。民眾如果擔心的話,在查收來自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的快遞時,戴好口罩和手套。若不急需打開的,可放置在陽臺通風地方過幾天再打開處理。

世衛專家提醒,新冠流行可能不會隨著疫苗問世而結束。因此未來疫情防控還是要從應急狀態和常態化二處入手。

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