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教授   趙國安

冠心病多數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痙攣或堵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要預防冠心病,首先要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發展過程。積極控制以下6大危險因素,有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

1.血脂異常

血脂的成份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脂蛋白a等。冠心病的發生與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脂蛋白a密切相關。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最“辣手摧花”,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日常生活中,應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多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減少食鹽攝入。當面對大魚大肉、動物內臟等食物,準備大快朵頤時,不妨想一想這些食物對血管的傷害,告訴自己“少吃一口是一口”。經飲食控制一段時間後,血脂仍很高者,應去醫院就診,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加用調脂藥物。   

2.吸煙

合併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的吸煙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健康人高16倍。正常動脈壁由內膜、中膜、外膜三層結構組成。吸煙可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若血管壁已存在動脈硬化斑塊,吸煙會促進斑塊中組織因數的表達和活性增高,導致血栓形成。研究表明,長期大量吸煙者戒煙後,冠心病的發生風險迅速降低。因此,吸煙者應盡早戒煙。

3.高血壓

研究表明,高血壓與冠心病的發病率直接相關。舒張壓升高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比血壓正常者高6倍,收縮壓升高也同樣增加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成年人的血壓應低於140/90毫米汞柱。千萬不能認為,只要沒有不適症狀,血壓高點沒關係。殊不知,等到“有感覺”的時候,可能悔之晚矣。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時間早、病變重。高血糖不但可能導致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底病變,也會導致冠心病。高血糖狀態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血小板聚集、誘發血管痙攣,並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與發展。所以,控制好血糖,就是保護心、肝、腎、眼等多個器官。需要提醒的是,除了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也必須關注。必須兩者均達標,方能有效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5.肥胖

冠心病的發生與體型有很大關係。長得胖,不僅外形不好、難買衣服,連心臟也跟著受傷,特別是向心性肥胖(男性腰臀比>1.0,女性腰臀比>0.85)的人。減肥以後,不僅人變漂亮了,心臟也會“樂開懷”。

6.體力活動少

久坐不動可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研究表明,運動通過增加迷走神經張力、改善脂質代謝、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靜息心率、減輕心臟負荷、穩定斑塊等途徑,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風險。從現在起,放下手機,管住嘴,邁開腿。體育運動的開展需要循序漸進,宜採用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或游泳等,運動時間逐漸增加至每天0.5~1小時。

專家介紹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醫師協會科學普及分會副會長、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高血壓病防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新鄉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