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  楊蜀雲

抑鬱症 “低動力” ,並非真的 “懶”

在抑鬱症的症狀中,有一類 “低動力” 症狀,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對所有事情缺乏興趣;情感表達困難,一些細膩情感缺失;注意力集中不了,記憶力變差,思維變慢;忽視基本的個人衛生,不在乎形象。如果只從外部形象和行為觀察,這類症狀和懶惰類似;但如果進行更深入的瞭解和溝通,就會發現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正常生活中,人的懶惰主要表現為主觀上不願耗費體力和腦力,不做事卻心安理得,沒有絲毫內疚和羞愧,其智力和情緒穩定性處於正常水平。但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這種狀態是強加在他們身上、無法選擇的,他們非常迫切想要回到正常狀態,甚至會在內心責駡自己,對自己無法完成任務深感愧疚。正如一位抑鬱症患者所描述的那樣:“整個世界都在奔跑,只有我原地靜止,無法動彈。”

6個行動,走出 “懶惰”

部分抑鬱症患者的“懶惰”症狀從一生病開始就伴隨他們,部分患者則在“晚期”才會出現。不管是哪種情形,都必須遵循抑鬱症的治療原則:早發現,早治療,徹底消除症狀,盡量減少社會功能受損。以下6條建議,有助於抑鬱症患者消除 “低動力” 症狀。

● 正規診治

選擇正規醫院的精神科進行抑鬱症的評估、診斷、分型及治療。精神科專科醫師接受過正規培訓,評估及診斷比較準確,臨床經驗豐富,對抑鬱症的治療方案、疾病的轉歸等理解得比較透徹,患者獲得規範治療的機會較大。另外,患者千萬別相信那些過度吹噓效果的治療手段。

● 勇敢面對

重視抑鬱症,並勇敢面對它。我們不能選擇患什麼疾病,但可以選擇用什麼方式來面對疾病。如果症狀較輕,心理功能比較健全,完全可依靠自己逐步克服抑鬱情緒和“低動力”狀態。如果症狀較重,應及時在醫師指導下規範服用抗抑鬱藥物,足量、足療程治療,以消除抑鬱症狀,恢復正常生活。

● 堅持運動

運動是遠離抑鬱症的簡單、有效方法之一。運動能調節內分泌,增加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使人獲得愉悅感,有效對抗“懶惰”症狀。

● 與人交流

抑鬱症患者存在負性認知的特點,會把負面資訊放大,常常把自己封閉起來,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擔心失去工作機會和朋友。其實,患者應多與人(尤其是值得信任的朋友或親人)交流,傾訴自己的感受,主動獲取心理支持和信任,增強心理能量,提升 “動力”。

● 吃些美食

滿足食慾是獲得愉快感的一種方式。抑鬱症的症狀之一是人的本能欲望消失,包括食慾。享受美食的過程能帶來愉快和滿足,有助於消除 “低動力” 症狀。

● 規律睡眠

充足的睡眠也是趕走抑鬱的一個有效辦法。78%的抑鬱症患者有不同類型的睡眠問題,比如入睡困難,早醒,睡眠淺,多夢,晚上熬夜、白天補覺,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等等。定時睡眠、定時起床不僅能順應睡眠節律,獲得優質睡眠,還能消除低落情緒,一舉多得。

小貼士

抑鬱症的症狀因人而異,“懶惰”症狀只是一種表現形式。我們要提高對抑鬱症的識別能力,早發現,早干預,遠離抑鬱,健康生活。

專家介紹

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擅長各種難治抑鬱症、情感障礙、睡眠障礙及心血管疾病伴發心理問題的診斷和治療。